Page 58 - 嘉和资讯102期
P. 58
行业资讯
据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,同时也就
对新的政策与制度的设计提出了需
求。
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信息管理
与大数据中心主任 计虹
求解医疗大数据共享难题
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主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
任委员王才有结合目前医疗大数据应 员会主任委员 王才有
用的现状,重点讲述了有关医疗大数 临床医学研究需要多机构临床数
据应用的制度与生态发展的问题。他 据协同分析。由于临床数据的敏感性
指出,医疗大数据与过去相比已大有 和隐私性,把多中心的数据打通起来
不同,以前人们认为只有结构化的、 一直是个难题。如何实现医疗大数据
进行过编码的病历才有价值,而现在 的研究与共享?浙江大学教授、之江
文本数据也能被加以利用,数据资源 实验室网络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
正在剧增。 李劲松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思路:“我
们不是自己‘开办银行存钱’,‘钱’
在过去,数据往往是自收、自管、 存在别人‘银行’,但是我有‘钱’
自用,数据的收集工作很困难,收集 可用。”因此,多中心智能医学信息
者不愿意去分享。同时,在医院大数 平台把“在原始数据不离开医疗机构
据生态中,数据的控制者、使用者与 的前提下实现临床数据信息的共享”
所有者之间的链条会因为利益链条的 作为建设目标。同时,在平台上建立
缺失而中断。这就成了桎梏大数据应 实用工具来支撑高精尖的临床研究,
用的最大障碍。对此,王才有强调: 把平台构建成一个一站式、跨机构、
既然数据是有价值的,那就不能直白
地强调数据的共享,数据在价值链条 无障碍的应用体系。
中做出贡献,就应当得到回报。他认 “我们做的都是医生平时不做的,
为,在未来,需要重新界定数据的所 不去跟医生抢家门口的,我们互补。”
有权与使用权,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数 李劲松说。比如,基于电子病历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