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9 - 嘉和资讯102期
P. 59
行业资讯
图谱的跨科室隐含疾病早期发现。挖 断,在肉眼看不见的情况下,通过计
掘医疗大数据中的沉睡数据,进行疾 算机信息技术来挖掘影像和基因组学
病预测,找出患者潜藏的慢性病,与 背后的数据,找出疾病早期发生生理
医生的工作进行互补;同时开发了医 异常时的规律与数据特征,实现疾病
学影像的半自动标注工具,大幅度提 的早期精准诊断,这就是传染病影像
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。 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价值。
浙江大学教授、之江实验室网络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
康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 李劲松 医院放射科主任 李宏军
让数据服务于临床医学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
瘤科副主任医师白楚杰分享了一则他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
放射科主任李宏军教授深谙临床医学 亲身经历的故事:
与信息学科之间的密切关联,他认为, 多年前,曾有位身患骨肉瘤的小
影像学与基因组学的背后都包含着大 女孩被志愿者带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
量的数据,需要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 就医,做完手术后就失访了。患者病
进行疾病的预防与诊疗。 情较重且家境贫寒,存活至今的可能
性极低。在近期的数据挖掘中,他抱
李宏军介绍,每一个疾病的发生
发展都要经历从基因异常到细胞表达 着一线希望,应用大数据平台,通过
生物分子异常,再到新陈代谢、器官 一些简单的搜索条件,找到了这位小
结构异常这三个阶段。近 30 年来, 女孩,她不仅活着,还读了大学。这
临床医学对疾病的诊断都发生在第三 件事改变了白楚杰对骨肉瘤疾病的看
阶段,疾病一旦发展到这个时期,治 法,同时也敬告大家在任何时候都不
疗就失去了意义。如果能在细胞表达 要放弃希望。
生物分子异常阶段、癌前期病变阶段 大数据“寻人有功”,但在某些
实现诊断,甚至在基因异常时实现诊 方面却仍显不足——各医院间数据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