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1 - 嘉和资讯九十九期
P. 51
行业资讯
的医疗服务其使用者更要关注病患、 匙,可以整合自己的健康数字资产,
上下游合作的医务人员,需要更大范 并进行自我管理。通过授权机制,在
围的联通。 医患之间共享敏感个人数据。
2、加强互联网 + 医疗服务的技 (3)多边协同可达
术基础建设
人群网络聚集规模是互联网的主
信息技术(尤其是互联网)不仅 要特征,医医、医患之间不仅聚集于
是生产力的赋能者,而且是生产关系 以医院为主体的物理空间中,还会引
变化的催化剂。数字化时代的生产关 起医疗服务的多边参与效应。以患者
系基础是数据、数字身份、协同能力, 或医生为核心建立医医、医患、药品、
在深化互联网 + 医疗服务中,需要加 医疗材料、金融等各种链接网络,并
强和完善。 在这一全新的价值网络上,重新思考
医疗价值的分配机制,定义各种新兴
(1)数据安全可控
的服务内容。这一多方参与的市场空
“互联网 +”时代的数据成为重 间是互联网医疗未来发展的重要领
要资源,要打破信息的不对称性格局, 域。
在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保证的前提
下,做到开放、透明,确保信息资源 3、推进互联网 + 医疗监管平台
利用的价值最大化,基于数据的应用、 建设
医疗人工智能(AI)服务等呈现出“数 监管有效性的关键是获取到有效
据驱动医疗”的发展方向,这将成为 信息。互联网 + 医疗服务监管新模式
“互联网 +”的医医协同、医患互动 应从申报监管、拓展到抓取监管,进
等新兴驱动力。 而到平台监管。“互联网 +”条件下
的信息渠道是多元化的,信息分析更
(2)数字身份可信
加精细,监管细节更加丰富。
数字身份可信是开展互联网 + 医
疗服务的基础。医生物理身份、职业 (1)申报方式与事前静态监管
身份和数字身份的统一,可对数据身 申报方式主要是单向报告方式,
份和线上行为进行管理和溯源,确保 许多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是从单
服务可及、可信、可分析。患者作为 向监管方式开始起步的。按照卫生执
公众,在不同医院系统、各种 App、 业监管的相关要求,监管对象要向卫
可穿戴系统中,都具有分散的健康属 生行政监管机构提供必要的信息,包
性信息,患者数字身份是一个关键钥 括机构准入、年度校验、诊疗科目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