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5 - 嘉和资讯一百期
P. 55
行业资讯
会有需要修正的地方。”为此,广医 处理、辅助统计分析,形成临床研究
二院要求每个科室设置信息联络员, 闭环。
成立信息核心小组,由科室主任及科 事实上,在上“一站式”临床科
室骨干组成,按照科室把国家标准重 研平台之前,广医二院的科研与临床
新归类,然后根据不同科室,按照相 也是处于半割裂状态。“基础科研部
同的指征或者病种,设置不同的规则。
想拿到更多的临床数据,但医生不想
2020 年华南医院信息网络大会 做这么多事。”陆慧菁说。
“智慧医院建设论坛”火爆现场
这也是大部分医院临床与科研的
在她看来,CDSS 推荐诊断的作 普遍现状:科研需要更多的数据,但
用是很大的。“医生有自己的判断, 临床医生很难有动力花费精力去整理
但是 CDSS 会给他一个辅助诊疗或风 数据。广医二院的优势在于,对数据
险的预测、提醒,能帮助他减少医疗 进行了长时间的梳理,保证了数据的
差错。” 标准化与质量;在使用 CDSS 与 AI
二是病历内涵质控。在传统上, 病历内涵质控系统的过程中,医生的
质控科能做到的质控,基本上就是时 建议、反馈进一步修正了数据模型。
间质控,即在 8 小时内是不是完成了 两者结合,为科研打下了坚实的数据
病历的书写,书写的质量并不能详细 基础。
了解。 据陆慧菁介绍,广医二院“一站式”
为此,广医二院以国家病历质量 临床科研平台采用了多层次医疗术语
评价标准为基础,综合三甲医院高年 抽取技术,能够真正读懂病历所表达
资质控医生专业评审意见,运用大数 的意思,自动筛选、建立研究关系,
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医院 10 年的电 为医生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。同时,
子病历进行处理和学习,形成智能化 平台嵌入 R 语言,医生可自主导出自
质控规则,做到了既符合医院特色, 己需要的各种数据,大大降低了临床
也满足国家医疗质量要求。 研究人员使用统计工具的门槛。
三是大数据科研分析。根据临床 陆慧菁表示,未来,医院还需要
医生的需求,提供“一站式”临床科 不断挖掘数据应用的场景,提升数据
研平台,医生只要有科研构思,可以 标准化和治理水平,同时,在构建智
很快地获取数据,系统帮助医生辅助 能预测引擎时,保证规则设置的权威
科研构思、辅助数据获取、辅助数据 性。“只有这样,数据才能用得好。”